發布時間:2023-08-18 16:50:57
0次瀏覽為深入貫徹落實主題教育要求,大興調查研究相關部署,8月14日-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志社中國經貿導刊理事會一行在理事會名譽理事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原常務副主席馬培華的帶領下,深入云南昆明、昭通兩地調研,并與地方政府召開交流座談會,匯聚合力,共謀發展。
本次調研以“綠色產業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中國經貿導刊理事會理事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戴公興,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志社社長韋大樂,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所副所長姜長云,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志社副社長趙泓,中國經貿導刊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政策法規司司長李國斌,中國經貿導刊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民建中央辦公廳原主任金丹華,中國經貿導刊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漢等陪同調研。
在昆明,調研組先后調研天則控股集團、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貴金屬集團四家地方企業。
在昭通市鎮雄縣,調研組走進以勒鎮五金高新產業園、呢嚕坪紡織服裝產業園,實地查看園區的建設進展,了解產業的規劃布局、要素保障。鎮雄縣委副書記、縣長楊緒春表示,鎮雄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隨著交通條件的大力改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大力發展紡織服裝、小五金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符合鎮雄實際。下一步,鎮雄縣將以人為核心,以產促城,以城興產,因地制宜推進“產、城、人”融合發展。
8月14日,調研組與云南省政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旅游廳、能源局、投資促進局、工商聯等部門舉行“投資云南·綠色發展”座談交流會。云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陸曉龍主持會議。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紅河、西雙版納、德宏等州市負責同志分別就各自州市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招商引資政策進行了介紹。
陸曉龍總結道,近年來云南加快推進產業強省建設,著力培育壯大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增長勢頭良好。“可以說,云南發展好的時候就是現在,誠邀各位企業家真心實意來云南投資。我們正在打造‘云南效率’‘云南服務’‘云南誠信’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品牌,與大家志合越山海,攜手新征程。”
8月15日,調研組與昭通市各級部門在鎮雄縣召開“革命老區產業轉型升級”座談交流會。
會上,鎮雄縣委書記肖順興介紹道,鎮雄縣歷史人文厚重、樞紐區位明顯、資源稟賦良好、生態價值突出,正在按照“以資源為依托、以園區為載體、以產業為支撐”的產業轉型升級思路,大抓園區經濟、大抓產業發展、大抓城鎮建設,努力改變“一煤獨大”產業現狀。目前,低熱值煤炭綜合利用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磷基新材料可研報告已完成初審,正積極推進探礦權出讓;赤水源酒科技示范園即將啟動……多點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昭通市委書記蘇永忠介紹道,昭通是云南省重要的綠色能源基地、國級頁巖氣示范區、中國南方大的優質蘋果基地、中國“筇竹之鄉”、世界優質天麻種源基地、世界馬鈴薯高原種薯之都。針對產業支撐不強、城鎮化水平不高、脫貧人口增收基礎不牢等困難,昭通市主動服務和融入全國全省發展戰略。一方面聚焦發展“三大經濟”,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活三產,重點打造高原特色農業、綠色能源產業、綠色硅鋁產業、磷基及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現代服務業“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左右。
馬培華對鎮雄、昭通以及云南各地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并給出幾點建議:一是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扭住發展這個基本原理,不斷增強實力,富民強省;二是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到云南公平興業發展,特別是“民營經濟31條”發布后,要讓民營企業在云南安心發展;三是政府要在支持企業發展方面講誠信,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四是立足資源稟賦,在“特”字上做文章、下功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五是優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民工職業就業培訓,輸送高質量勞動力到發達地區;六是發揮內引外聯優勢,積極服務和融入我國與東盟合作。
云南省政協副主席高峰、李學林,民建云南省委主委、云南省農墾局局長蘇莉,云南省政協副秘書長楊俊松,云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孫長學,云南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洪云波,遠東控股集團董事、首席經濟學家卞華舵,香港銅鑼灣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智,廈門申悅關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韙等領導和企業家陪同考察。